相关药物
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以前称为躁狂抑郁症或躁郁症,是一种终生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状况,会导致情绪、能量水平、思维模式和行为的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或数月,并会干扰您的日常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有几种类型,涉及显著的情绪波动,称为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发作。然而,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并不总是处于轻躁狂/躁狂或抑郁状态。他们也会经历正常情绪期,称为情绪稳定期。要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经历特定类型的情绪波动。例如,双相I型障碍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躁狂发作。要符合双相I型障碍的标准,您必须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持续至少一周的躁狂发作,无论是否伴有抑郁发作。
躁狂是一种情绪异常高涨或易怒的状态,伴随着情绪、思想、精力、健谈性和活动水平的极端变化。处于躁狂状态的人可能会从事导致身体、社交或经济伤害的活动,例如突然花费或赌博大量金钱或鲁莽驾驶。他们偶尔还会出现精神病症状,如妄想和幻觉,这可能导致在区分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或情感分裂症)时出现问题。而双相II型障碍患者经历的是轻躁狂,这是一种较轻形式的躁狂,持续时间比躁狂发作短,对日常功能的影响也较小。
在抑郁发作期间,患者会体验到低落或抑郁的情绪,以及对大多数活动的兴趣丧失,以及其他抑郁症状,如疲劳、食欲的变化和感到无价值和绝望。抑郁发作通常至少持续两周。尽管双相情感障碍是终生性疾病,但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控制情绪波动和其他症状。
在过去几十年中,医学界有意将描述双相情感障碍的术语从“躁狂抑郁症”或“躁狂抑郁”改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种转变的原因包括:首先,医生过去用“躁狂抑郁症”来描述各种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心理健康状况分类系统的成熟,包括《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新术语“双相情感障碍”使诊断更加明确。其次,“躁狂”和“躁狂症”这两个词带有很大的污名和负面含义,特别是由于使用了“疯子”这个词。同样,人们常常随意地用“抑郁”来形容悲伤期,但这些悲伤期并不符合临床抑郁症的标准。使用“双相情感障碍”可以减少对这两个词的关注。“双相情感障碍”更具有临床和医学性质,而不是像“躁狂抑郁症”那样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最后,“躁狂抑郁症”一词排除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其他形式,如环性心境障碍或轻躁狂(双相II型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有四种类型,包括:
- 双相I型障碍:患者经历过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大多数双相I型患者会有躁狂和抑郁发作,但抑郁发作不是诊断所必需的。抑郁发作通常至少持续两周。要被诊断为双相I型,您的躁狂发作必须至少持续七天,或者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双相I型患者也可能经历混合状态(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症状)。
- 双相II型障碍:患者经历抑郁发作和轻躁狂发作。但他们从未经历过双相I型所特有的完全躁狂发作。虽然轻躁狂比躁狂影响小,但双相II型障碍往往比双相I型障碍更具破坏性,因为慢性抑郁在双相II型中更为常见。
- 环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患者情绪长期不稳定。他们在至少两年内经历了轻躁狂和轻微抑郁。环性心境障碍患者可能会有短暂的正常情绪期(情绪稳定期),但这些时期不超过八周。
- 其他指定和未指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如果一个人不符合双相I型、II型或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但仍然经历过临床上显著的情绪异常波动,则被视为其他指定或未指定的双相障碍。
尽管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和双相情感障碍有相似的症状,经常被混淆,但它们是不同的状况。边缘型人格障碍涉及一种长期的情绪、行为和自我形象的瞬间波动模式,这些波动通常由与他人的互动冲突引发。非自杀自伤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中较为常见,但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则不常见。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于边缘型人格障碍,因为它涉及明显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躁狂/轻躁狂和/或抑郁发作。许多因素可以触发躁狂或抑郁发作,如睡眠改变、压力、药物和物质滥用。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影响任何人。发病的平均年龄是25岁,但有时它可以在儿童早期开始,或在40多岁或50多岁时开始。尽管双相情感障碍在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AFAB)和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AMAB)的人群中影响人数相同,但这种疾病在这两组人中的表现方式不同。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更快地转换情绪。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年内经历四次或更多次躁狂或抑郁发作时,这被称为“快速循环”。在这一人群中,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加上倾向于给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的人开抗抑郁药的趋势,可能导致更快的情绪波动。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能比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人经历更多的抑郁期。
双相情感障碍影响大约570万美国成年人,约占美国人口的2.6%。尽管双相障碍是终生性疾病,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如药物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控制情绪波动和其他症状。
病因
尚不清楚导致双相障碍的确切原因,但一些因素可能有关系,比如:
- 生物学差异。双相障碍患者的大脑似乎有物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意义尚不确定,但它们可能最终有助于查明病因。
- 遗传因素。双相障碍患者一级亲属(例如兄弟姐妹或父母)更容易发生这种疾病。研究人员努力寻找可能与双相障碍相关的基因。
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健康状况,其特征是情绪在躁狂、轻躁狂和抑郁之间剧烈波动。这些情绪变化可能对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
情绪变化的特征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情绪变化并不总是遵循特定模式,且抑郁并不总是在躁狂阶段之后出现。情绪变化可能发生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内。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这些情绪变化与你平时的自我不同,并且这种情绪变化持续了很长时间。在躁狂的情况下,这可能是几天或几周,在抑郁的情况下,这可能是几周或几个月。情绪变化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并且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躁狂发作的征兆和症状
躁狂发作的征兆和症状包括:
- 过度的快乐、希望和兴奋。
- 突然且严重的Mood变化,例如从高兴变为愤怒和敌对。
- 坐立不安。
- 快速说话和思维奔逸。
- 增加的能量和减少的睡眠需求。
- 冲动增加和判断力差,例如突然辞职。
- 制定宏大的、难以实现的计划。
- 鲁莽和冒险行为,如药物和酒精滥用以及不安全或无保护的性行为。
- 觉得自己异常重要、有才华或强大。
- 精神病——出现幻觉和妄想(在最严重的躁狂发作中)。
大多数情况下,经历躁狂发作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负面后果。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自杀是一个永恒的危险——有些人会在躁狂发作期间而不是抑郁发作期间变得自杀。如果一个人正在经历强烈的躁狂发作,尤其是当他们出现幻觉和妄想时,他们可能需要住院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可能的伤害。
轻躁狂的征兆和症状
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有较轻的类似躁狂的症状,这被称为轻躁狂。在轻躁狂期间,你可能会感觉非常好,并发现你可以完成很多工作。轻躁狂的人通常可以在社交场合或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在轻躁狂期间,你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你的家人和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你的情绪波动和活动水平的变化,并认为这是不寻常的。在轻躁狂之后,你可能会经历严重的抑郁。
抑郁发作的征兆和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的症状与重度抑郁症相同,包括:
- 压倒性的悲伤。
- 低能量和疲劳。
- 缺乏动力。
- 感到绝望或无价值。
- 失去曾经让你愉快的事物的乐趣。
- 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做决定。
- 无法控制的哭泣。
- 易怒。
- 对睡眠的需求增加。
- 失眠或过度睡眠。
- 食欲改变,导致体重减轻或增加。
- 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自杀意念)。
如果你正在经历自杀意念(自杀的想法),寻求立即帮助非常重要。拨打120或自杀危机热线988。有人将全天24小时、每周7天为你提供帮助。
混合发作的征兆和症状
混合发作的征兆包括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症状。在混合发作期间,你有与抑郁相关的消极感受和想法,但同时感到烦躁、不安和高能量。经历过混合发作的人常常将其描述为双相情感障碍中最糟糕的部分。
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
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双相情感障碍的确切原因。但他们确实认为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双相情感障碍被认为是遗传性最强的精神疾病之一——超过三分之二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少有一位近亲患有该病。然而,仅仅因为你有一个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亲属,并不意味着你也一定会患上它。科学家们认为,可能导致双相情感障碍发展的其他因素包括:
- 大脑的变化: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某些结构的平均大小或激活方式的微妙差异。然而,脑部扫描不能诊断该病。
- 创伤和压力等环境因素:一个压力事件,如亲人的去世、严重的疾病、离婚或经济问题,可以触发躁狂或抑郁发作。因此,压力和创伤也可能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展中起作用。
双相障碍的类型
双相障碍和相关疾病有好几种类型,包括躁狂症、轻躁狂症和抑郁症。这些症状可能造成情绪和行为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从而给生活造成巨大压力和困难。
- 双相障碍 1 型:有过至少一次躁狂症发作,此发作前后有轻度躁狂或重度抑郁症状。某些情况下,躁狂症可能会导致患者脱离现实(精神病)。
- 双相障碍 2 型:至少发生过一次严重抑郁症以及至少一次轻度躁狂发作,但从没发生过躁狂症发作。
- 环性心境障碍:至少两年(青少年儿童则为一年)内多次出现轻度躁狂和抑郁症状(尽管不如重度抑郁症严重)。
- 其他类型:包括由某些药物或酒精或某种疾病(例如库欣病、多发性硬化症或卒中)引起的双相障碍和相关疾病。
躁狂和轻躁狂的特征
躁狂和轻躁狂是两种不同的发作类型,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症状。躁狂症比轻躁狂症更为严重,会在工作、学校和社交活动中引起更多明显的问题,也会导致人际关系困难。躁狂也可造成脱离现实(精神病),需要住院治疗。
重度抑郁症发作的特征
重度抑郁症发作会出现严重到明显难以开展日常活动(例如工作、上学、社交活动或人际关系)的症状。抑郁症发作包括以下五种或五种以上的症状:
- 心情郁闷,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助或流泪(儿童和青少年的心情郁闷可表现为易怒)。
- 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都明显失去兴趣或感受不到乐趣。
- 在不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体重增长或食欲减退或增加(儿童的体重没有按预期增加可能是抑郁症的征兆)。
- 失眠或睡眠过多。
- 坐立不安或行动迟缓。
- 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
-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是过分或不恰当地感到内疚。
- 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难以集中或犹豫不决。
- 正在考虑、计划或企图自杀。
其他特征
双相 I 型和双相 II 型障碍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其他特征,例如伴焦虑性痛苦、忧郁、精神病等。症状的开始/结束时间可能包括诊断标签,例如混合或快速循环。此外,怀孕期间或季节变化时可能会出现双相障碍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的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可能有不同的重度抑郁或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但模式可能与患双相障碍的成人不同。发作时情绪可迅速转变。部分患儿发作间期可能有无情绪症状的时段。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最突出的征兆可能包括与通常情绪波动不同的严重情绪波动。
何时就诊
尽管情绪易走极端,但双相障碍患者经常意识不到这些不稳定情绪会给自己或所爱之人的生活造成多大的破坏,也不会寻求所需的治疗。如果你有抑郁症或躁狂症的症状,请及时就诊或去看心理医生。双相障碍不会自己好转。由在双相障碍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症状。
何时寻求紧急援助
自杀想法和行为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十分常见。如果你有自残的想法,请立即拨打 120 或当地的急救电话、前往急诊室或者向值得信任的亲友求助。也可以拨打预防自杀热线。在美国,拨打或发短信至 988 可接通 988 预防自杀与危机生命线,该热线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提供服务。也可以使用 Lifeline Chat(生命线聊天室)。服务免费且保密。如果你的亲人有自杀危险或曾自杀未遂,请确保有人陪伴此人。请立即拨打 120 或你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者,如果你认为自己能保证安全,则将其带到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就医指导
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就双相情感障碍问题咨询医生?
如果你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你需要在你的生活中定期与你的医疗团队见面,以确保你的治疗对你有效。这个团队可能包括:
- 初级医生。
- 精神科医生。
- 心理学家或治疗师。
- 神经科医生。
我在什么时候应该去急诊室(ER)就诊双相情感障碍?
如果你遇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一定要拨打120或前往最近的急诊室:
- 有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 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或计划。
- 经历幻觉和妄想。
- 锂中毒的症状(过量),例如严重的恶心和呕吐、严重的手部震颤、混乱和视力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终身疾病。但是长期持续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和谈话疗法,可以帮助管理你的症状,使你能够过上健康、有意义的生活。定期看你的医疗团队以监测你的治疗计划和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你的医生和亲人会支持你。
并发症
如果不予治疗,双相障碍可能导致影响生活各方面的严重问题,例如:
- 药物和酒精使用有关的问题
- 自杀或企图自杀
- 法律或财务问题
- 人际关系受损
- 工作或学习表现不佳
同时出现的疾病
如果您患有双相障碍,那么您可能还会患有另一种需要与双相障碍一起治疗的健康疾病。某些疾病会使双相障碍的症状加重或治疗效果降低。例如:
googleoff: all诊断
为了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您的医生可能会采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全面的病史记录、医学检测以及心理健康评估。以下是诊断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您症状的医学问题。此外,还会进行全面的病史记录,这将包括询问您的症状、终身历史、经历和家族病史。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有时还需要进行医学检测,例如血液检测,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理健康评估是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您的医生可能会直接进行评估,或者将您转介给心理健康专家,如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为了确诊双相情感障碍,您必须至少经历过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心理健康医生会使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来诊断一个人可能正在经历的双相情感障碍类型。此外,为了确定具体类型,您的心理健康医生会对症状模式及其在最严重发作期间对您的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更有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心理健康状况,如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和物质使用障碍/双重诊断。这些共病情况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因为患者在躁狂期间的记忆通常受损,难以回忆其经历。因此,患者的诚实和详细描述变得至关重要。同时,让能够提供更多关于您心理健康历史细节的亲人参与讨论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特定情况,例如处于严重躁狂发作且出现幻觉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而双相情感障碍也可能被误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BPD)。因此,向您的医生提供尽可能详细和准确的症状描述,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心理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定您是否患有双相障碍,评估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体格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和化验,以确定可能引起症状的医学问题。
- 精神病学评估:医生可能会将您转诊至精神科,精神科医生会与您讨论您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模式。您也可能要填写一份自我心理评估或问卷。在您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要求您的家庭成员或密友提供有关您症状的信息。
- 情绪图:您可能需要每天记录您的情绪、睡眠模式或其他有助于诊断和找到正确治疗方法的因素。
- 双相障碍的标准:精神科医生可能将您的症状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5) 中描述的双相情感障碍及相关疾病标准进行比较。
最后,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诊断,尽管包括与成人相同的标准,但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症状通常有不同模式,可能不完全符合诊断类别。此外,患有双相障碍的儿童也经常被诊断出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或行为问题,这可能使诊断更加复杂。建议转诊至对双相障碍具有经验的儿童精神病医生。
治疗方法
治疗双相障碍需要一个综合的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药物治疗。治疗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药物:
- 情绪稳定剂:如锂(Lithobid)、丙戊酸(Depakene)、双丙戊酸钠(Depakote)、卡马西平(Tegretol、Equetro)和拉莫三嗪(Lamictal)。
-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Zyprexa)、利培酮(Risperdal)、喹硫平(Seroquel)、阿立哌唑(Abilify)、齐拉西酮(Geodon)、鲁拉西酮(Latuda)或阿塞那平(Saphris)。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情绪稳定剂联合使用。
- 抗抑郁药: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添加抗抑郁药来治疗抑郁症。抗抑郁药通常与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一起使用,以防止引发躁狂发作。
-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组合:如Symbyax,它结合了抗抑郁药氟西汀和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 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用于短期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也是治疗双相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疗法包括:
- 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 (IPSRT):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稳定日常生活节奏(如睡眠、起床和用餐时间)来更好地管理情绪。
- 认知行为疗法 (CBT):重点在于识别不健康、消极的信念和行为,并用更健康、积极的方式替代。
- 心理教育:了解双相障碍有助于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理解病情,并提供支持。
- 以家庭为中心的疗法:强调家庭成员的支持和沟通,帮助患者坚持治疗计划,并识别和管理情绪波动的预警信号。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戒酒和避免使用毒品:这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并可能加重双相障碍的症状。
-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维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定期锻炼、练习冥想等。
- 记录日常感受:通过日记或情绪图表跟踪日常感受,帮助识别潜在的触发因素。
- 管理压力:学会健康的应对策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可能对某些患者有益:
- 电惊厥疗法 (ECT):这是一种在医生监督下进行的治疗,通过电击引发短暂的癫痫发作,以帮助控制严重抑郁或躁狂症状。
- 经颅磁刺激 (TMS):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磁场影响大脑神经元,适用于对抗抑郁药反应不佳的患者。
- 甲状腺药物:有时会用作情绪稳定剂,特别是对于难以治疗且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
- Ketamine 治疗:低剂量静脉注射麻醉药物Ketamine已被证明能提供短期的抗抑郁和抗自杀效果。
- 住院治疗:在患者有危险行为或严重抑郁、躁狂发作时,住院治疗可能是一个必要选项。
双相障碍是一种终生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虽然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时间和耐心,但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并过上充实的生活。
预后情况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治疗效果)如何?
除非得到适当的治疗,否则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通常较差。许多接受适当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过上充实和富有成效的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导致预期寿命减少约九年,多达五分之一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据估计,60% 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药物或酒精依赖。
这就是为什么寻求医疗护理并坚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如此重要的原因。
定期和持续使用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次数。通过了解如何识别这些发作的症状和诱因,有更好的机会进行有效的治疗,并找到可能防止长期患病、延长住院时间和自杀的应对方法。
如何预防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预防吗?
不幸的是,由于科学家们尚未确定其确切原因,因此目前没有已知的方法可以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然而,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迹象和症状,并尽早寻求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确定的方法可以预防双相障碍。但是,在心理健康状况显现时尽早接受治疗可以帮助防止双相障碍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恶化。如果您被诊断为患有双相障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来防止轻微症状演变为躁狂症或抑郁症的发作:
首先,关注警示信号。尽早解决症状可以防止发作加剧恶化。您可能已经确定了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模式及诱因。如果您感觉到自己陷入了抑郁症或躁狂症发作,请及时联系医生。同时,让家人或朋友注意这些警告信号。
其次,避免毒品和酒精。饮酒或吸食消遣性毒品可能使症状恶化,并且可能导致更容易复发。
最后,完全遵医嘱用药。您可能很想停止治疗,但切勿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戒断反应,或者症状可能加重或复发。
通过遵循上述建议,您可以有效地管理双相情感障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利培酮长效注射剂Rykindo: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4-11-10
- 利培酮的缓释注射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新选择 2024-11-10
- FDA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新型缓释长效干扰素Α-2B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