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百科 > 白喉

白喉

英文名:
Diphtheria
就诊科室:
传染科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气管

相关药物

简介

什么是白喉?

白喉是由一种叫做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的细菌引起的传染性感染。这种细菌会释放毒素,在你的喉咙中引起灰色膜状物的积聚,导致吞咽和呼吸困难。

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患有白喉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疡,这些溃疡不会愈合,并可能被灰色膜状物覆盖。这种类型的白喉(称为皮肤白喉)在美国有时也会发生,当人们生活在拥挤和不健康的环境中时。

白喉疫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在美国,白喉疫情在1921年达到顶峰,有206,000例病例。

白喉现在还存在吗?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儿童常规接种白喉疫苗,白喉在美国并不常见。在过去,美国有很多人死于白喉。在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国家,该疾病仍然存在。因此,白喉在美国仍有潜在的风险。

白喉在哪里发现?

在世界许多地区,白喉仍被视为地方病(局限于某一地区的流行病)。这包括亚洲、多米尼加共和国、东欧、海地、南太平洋和中东地区。

白喉有哪些不同类型?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白喉,包括经典呼吸道型和皮肤型:

  • 经典呼吸道白喉:最常见的白喉类型,经典呼吸道白喉可能影响你的鼻腔、咽喉、扁桃体或喉部(声带)。症状因受累膜状物在体内的位置而异。有些人称这种病症为咽部白喉(喉咙白喉)。
  • 皮肤白喉:最罕见的白喉类型,皮肤白喉表现为皮疹、疮或水疱,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皮肤白喉更常见于热带气候或人群密集且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

如何得上白喉?

你可以通过含有细菌的空气飞沫(通过打喷嚏、咳嗽和吐痰传播)或接触带有细菌的物体而感染白喉。也有可能通过接触被感染者的开放伤口或接触到其他人接触过的衣物而传播疾病。你可能会多次感染白喉。

谁有患白喉的风险?

任何未接种疫苗并且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患上白喉。

症状

嗜肺菌病的症状是什么?

嗜肺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 喉咙疼痛。
  • 虚弱或疲劳。
  • 发烧。
  • 颈部淋巴结肿大。
  • 由于鼻腔和咽喉组织阻塞导致的呼吸困难。
  • 吞咽困难(吞咽障碍)。
  • 神经、肾脏或心脏问题(如果细菌进入血液中)。

感染的人通常在接触后大约两到五天出现嗜肺菌病的症状。从接触后到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能在一天到十天之间。

嗜肺菌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嗜肺菌病是由细菌附着在你的呼吸系统内膜上引起的。这些细菌会产生一种毒素,损害你的呼吸道组织细胞。在两三天内,遗留下来的组织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灰色覆盖物。这层覆盖物有可能覆盖你的声带、喉咙、鼻子和扁桃体的组织。对感染的人来说,呼吸和吞咽变得困难。

嗜肺菌病有传染性吗?

是的。嗜肺菌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通过空气飞沫或受污染的个人物品传播。

就医指导

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去看我的医生?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接触到白喉,请立即联系您的医生。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接种过白喉疫苗,请尽快预约。

诊断

白喉是如何诊断的?

您的医生将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来做出诊断。他们将使用拭子从您喉咙的后部或患处取样。然后将这个拭子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治疗方法

如何治疗白喉?

白喉的治疗立即开始——有时甚至在实验室测试结果确认之前。您的医生会开具白喉抗毒素以阻止器官受损。他们还会开抗生素,通常是青霉素或红霉素,以对抗感染。

患有白喉的人需要隔离以防止其他人被感染。感染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大约48小时内不再具有传染性。当治疗结束时,将再次进行测试以确保细菌已被清除。一旦细菌被清除,您将接种疫苗以预防未来的感染。

与白喉相关的并发症有哪些?

白喉可能导致许多长期并发症,包括:

  • 呼吸道阻塞。
  • 心肌损伤。
  • 神经损伤。
  • 迟钝或嗜睡。
  • 瘫痪(无法移动)。
  • 肺部感染或肺功能丧失。

预后情况

如果您患有白喉,我會有哪些預期?

白喉的治療可以是有效的。但是,即使接受治療,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可能會死亡。對於未接受治療的人,每兩個患者中可能有一個會死亡。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您尚未接種疫苗,請與您的醫療医生預約。

白喉會持續多久?

對於患有白喉的人來說,通常需要大約兩到三週的時間治療才會有效。任何皮膚潰瘍可能需要兩到三個月才能完全癒合,儘管疤痕可能是永久性的。

白喉是可以治癒的嗎?

是的。當立即接受治療時,白喉可以通過抗毒素和抗生素成功管理。接種疫苗可以完全預防白喉。

如何预防

我能否预防白喉?

可以。美国有许多不同的疫苗旨在预防白喉。其中一些疫苗同时保护你免受多种感染,例如百日咳(百日咳)和破伤风以及白喉。有不同的免疫接种计划来完成一系列的注射,包括在第一次注射后加强剂。

一般来说,疫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发烧、针刺部位疼痛或发红,以及极少数情况下对疫苗本身产生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