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真菌性耳道感染(外耳道真菌病)?
真菌性耳道感染通常涉及您的耳道——即从外耳开始到耳膜(鼓膜)结束的管道。这种状况是由曲霉菌和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真菌性耳道感染也可能影响中耳,但这并不常见。
当气温温暖且空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生耳道真菌感染。在美国,耳道真菌感染在夏季月份最为常见。它们也更常发生在游泳、冲浪或其他水上运动的人群中。
真菌性耳道感染的其他名称包括外耳道真菌病(otomycosis)和真菌性外耳炎(fungal otitis externa)。
真菌性耳道感染(外耳道真菌病)有多常见?
真菌性耳道感染不如细菌性耳道感染常见。耳部真菌感染约占所有外耳道感染(外耳炎)的10%。
症状
中耳真菌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中耳真菌感染可能影响一只耳朵或两只耳朵。中耳真菌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可能包括:
- 耳痛。
- 外耳或耳道的变色(红色、黄色、紫色或灰色)。
- 剧烈瘙痒。
- 耳道周围的皮肤脱屑。
- 疼痛或烧灼感。
- 头痛。
- 发炎。
- 黄色、绿色、黑色、白色或灰色的分泌物。
- 耳鸣(耳内响声)。
- 耳朵有堵塞感。
- 听力下降。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
- 头晕。
- 发烧。
- 严重的耳痛。
当曲霉菌引起真菌耳感染时,您可能会在耳道内看到黄色或黑色斑点和模糊的白色斑块。如果念珠菌是罪魁祸首,您可能会看到从耳朵流出厚厚的奶油状白色分泌物。
如果您出现上述任何症状,请立即联系医生。未经治疗,真菌耳感染不会自行消失。
中耳真菌感染(外耳道真菌病)的原因是什么?
许多不同类型的真菌都可能导致耳感染。但最常见的真菌耳感染原因包括曲霉菌和念珠菌。曲霉菌导致约90%的真菌耳感染,而念珠菌则导致其余病例。
哪些因素会增加患中耳真菌感染(外耳道真菌病)的风险?
耳垢(耵聍)保护您的耳道并使其具有防水层。任何减少耳道内耳垢量的因素都会使您更容易患上真菌耳感染。
如果您:
中耳真菌感染会传染吗?
不,您不能将真菌耳感染传给另一个人。然而,在感染的水中游泳时,引起这些感染的真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尽管真菌耳感染不具有传染性,但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患有这种感染,请立即联系医生。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感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风险。
就医指导
我应该什么时候去看医生?
如果不进行治疗,真菌性耳部感染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因此,如果您出现疼痛、瘙痒、分泌物或其他症状,应预约看医生。
如果您已经接受真菌性耳部感染的治疗,但出现了剧烈疼痛、头晕或发热等症状,请及时联系您的医生。
诊断
真菌性耳部感染是如何诊断的?
医生将使用耳镜检查您的耳朵。(耳镜是一种手持放大设备,医护人员用它来查看您的耳朵内部。)他们还会询问您的症状和病史。
此外,他们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认您的诊断。为此,他们会从您的耳朵中取样液体或分泌物。然后他们会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
治疗方法
真菌性耳道感染如何治疗?
治疗耳部真菌感染有几种选择。您的医生可以帮助您确定哪种方法最适合您。
真菌性耳道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
清洁
医生可以使用特殊的冲洗液彻底清洁您的耳朵。这有助于去除分泌物。
不要尝试在家清洁耳朵内部。您只能在耳朵外部使用棉签——绝对不要插入耳道内。
药物
许多人需要口服药物来治疗耳部真菌感染。除了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您的医生可能还会建议非处方止痛药以缓解任何不适。
即使您的耳朵开始感觉好转,请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如果不这样做,真菌性耳道感染可能会复发并且更难治疗。
滴耳液
抗真菌滴耳液(如氟康唑和克霉唑)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真菌性耳道感染。您的医生还可能建议使用醋酸铝或醋酸滴耳液以减少耳道内的炎症。请务必严格按照指示使用滴耳液。
乳膏和软膏
如果真菌性耳道感染影响到耳朵的外侧部分,您的医生可能会推荐一种局部使用的乳膏或软膏。例如克霉唑、酮康唑和益康唑。您应将这些乳膏和软膏涂抹在外耳上而不是耳道内。
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真菌性耳道感染的症状。但在尝试任何家庭疗法之前,您应该始终与您的医生进行沟通。
一种常见的家庭疗法是稀释的过氧化氢。这有助于去除耳朵中的分泌物和堆积物。您也可以尝试过氧化脲滴耳液或酒精和白醋按1:1比例混合的溶液。
预后情况
如果我患有真菌性耳部感染,会有什么预期?
大多数人对抗真菌治疗反应良好。但如果你的免疫系统较弱,耳部感染可能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在接受治疗期间,最好避免进行水上运动。例如,如果你马上回去游泳,感染可能会再次出现。
通过及时治疗,真菌性耳部感染通常不会导致长期并发症。
真菌性耳部感染会持续多久?
大多数真菌性耳部感染大约持续三周。你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或滴耳液直到感染完全清除。
真菌性耳部感染不具传染性,所以一旦你感觉好转,就可以恢复工作、上学和其他日常活动。
如何预防
我能否预防真菌性耳感染?
并非总是能够避免真菌性耳感染。但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
- 游泳、冲浪或参与其他水上运动时佩戴耳塞。
- 不要用棉签戳耳朵。
- 淋浴后用吹风机吹干耳朵。
- 避免抓挠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