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百科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英文名: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就诊科室:
肝病科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简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影响胆管的疾病,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管炎),最终形成瘢痕组织(硬化)。这些瘢痕组织使胆管变窄,阻碍胆汁通过胆管的流动(胆道狭窄)。当胆汁不能流通时,它会回流到肝脏,从而对肝脏造成逐步损害。

尽管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PSC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逐渐恶化。当胆汁停滞在胆管中(胆汁淤积)时,它可能会开始将胆汁毒素泄漏到血液中,使患者感到不适。长期的胆汁淤积最终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没有肝脏,人类是无法生存的。尽管有一些临时性的治疗方法,但目前除了肝脏移植外,没有治愈PSC的方法。

PSC与另一种疾病——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所不同。“原发性”意味着这种疾病是胆管炎症和瘢痕形成的最初原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原因。而在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胆管的炎症和瘢痕形成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次生效应。这些因素包括胆管损伤(例如,在手术过程中)、胆管感染、化疗、胆管内的胆石以及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等。

此外,PSC也与另一种胆汁相关的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有所区别。PBC是以前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疾病的当前名称。PBC和PSC都是进行性的胆管相关的肝脏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状和影响。这两种疾病都会导致胆管逐渐退化,胆管内的破坏和瘢痕使它们变窄,胆汁流动受阻,胆汁回流到肝脏,导致进一步的损害,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然而,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 PBC仅影响肝脏内的胆管(肝内),而PSC可以影响肝脏内外的胆管(肝外)。
  • PBC在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比例为10:1。PSC在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比例为2:1。
  • PBC与预先存在的IBD(炎症性肠病)高度相关,而PSC则不。
  • PSC与患胆管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而PBC则不。
  • PBC的治疗涉及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来减缓其进展,而PSC目前尚无药物治疗方法。

PS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据估计,全球每10,000人中约有1人患病。PSC在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人群中发生的频率是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的人群的两倍。它通常在大约40岁时被诊断出来。大约80%的PSC患者还患有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胆管疾病,胆管将消化液胆汁从肝脏运输到小肠。患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后,发炎会导致胆管出现疤痕。这些疤痕使胆管变硬变窄,逐渐造成严重肝损伤。大多数患者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展缓慢。这种疾病最终可能导致肝衰竭、反复感染、胆管或肝脏肿瘤。肝移植是唯一所知的可治愈晚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措施,但在少数肝移植病人中,该疾病可能会复发。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重点是监测肝功能、控制症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手术来暂时疏通堵塞的胆管。

病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免疫系统对感染或毒素的反应可能会在遗传易感人群中诱发这种疾病。

大部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也患有炎性肠病,炎性肠病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总称。

但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炎性肠病并非总是同时发病。在某些情况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在多年之后才发生炎性肠病。如果被诊断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寻找炎性肠病很重要,因为存在较大的结肠癌风险。

在某些较为少见的情况下,,患者在治疗炎性肠病时被诊断为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在极少数情况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只有在进行肝移植后才出现炎性肠病。

症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因及体征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涉及多种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史可能在其中起作用。
  •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暴露可能触发疾病,特别是在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人群中。
  • 免疫系统异常:医生认为PSC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健康细胞。这种免疫反应会导致胆管的慢性炎症,进而引起瘢痕化。

此外,患有PSC的人群往往伴随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乳糜泻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

体征和症状

PSC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并且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高达5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一些早期症状可能较为模糊,包括:

  • 疲劳
  • 右上腹痛
  • 皮肤瘙痒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更多明显的症状,如:

  • 腹部肿胀
  • 肝脏肿大
  • 脾脏肿大
  • 黄疸
  • 发烧
  •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并发症

PSC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代谢性疾病

胆管严重阻塞时,胆汁无法正常输送到小肠,从而影响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

门脉高压

肝脏逐渐硬化会减少肝脏内的血流量,增加门静脉的压力,导致食道和其他消化系统血管扩张,增加破裂和内出血的风险。

感染

阻塞的胆管容易反复感染,可能引发发烧、腹痛、血液感染或败血症

癌症

晚期PSC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

就医建议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通常在症状出现前,由于针对与之无关的疾病进行的常规血液检测或X线检查提示肝脏异常而被诊断出来。早期症状可能包括:

  • 疲劳
  • 瘙痒
  • 黄疸
  • 腹痛

许多患者在出现症状前被诊断出来,在几年内感觉良好。然而,任何人的疾病进展速度都无法准确预测。如果出现持续的重度瘙痒或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患者,更应关注这些症状,因为大多数PSC患者伴有上述疾病之一。

就医指导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减缓或阻止其进展。然而,可以通过直接治疗症状和并发症来缓解患者的不适。例如,针对皮肤瘙痒(瘙痒症),医生可能会开具专门的药物;对于维生素缺乏症,会给予相应的补充剂;而感染则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除了这些直接治疗措施外,医生还会持续监控患者的肝脏和胆管状况。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胆管阻塞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来处理。这是一种无需开刀即可进入胆管的检查方法,通过使用内窥镜(一种带有小型照明摄像头的长而柔韧的管子)从喉咙推进至腹腔,医生可以使用该管子内的微型器械进行治疗,如用气球扩张胆管或放置支架以撑开阻塞部位。如果阻塞无法通过ERCP进入,则可以通过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HC)来进行处理。

尽管如此,这些方法只能提供暂时性的解决方案。据估计,在10到20年的时间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通常会从早期肝病发展为晚期肝病,并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因此,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以决定何时开始考虑进行肝脏移植。值得注意的是,要进行肝脏移植,患者必须符合特定的资格标准才能被列入等待名单。

为了更好地管理病情,患者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肝脏:

  • 避免饮酒。
  • 接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
  • 在家中和工作中谨慎使用化学品。
  • 保持健康的体重。
  • 严格遵守所有药物的使用说明,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确保告知药剂师和医生自己患有肝病。
  • 向医生咨询正在使用的任何草药或补充剂,因为部分草药或补充剂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并发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并发症包括:

  • 肝病和肝脏衰竭。遍及肝脏的胆管如果发生慢性发炎,则可能会形成组织瘢痕(肝硬化),导致肝脏细胞死亡,最终使肝功能丧失。
  • 反复感染。如果胆管上形成的瘢痕减缓或阻止胆汁流出肝脏,那么胆管可能会频繁感染。如果曾用外科类手术来扩大瘢痕严重的胆管或清除阻断胆管的结石,则会特别容易受感染。
  •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是血液从消化系统流向肝脏的主要通路。门静脉高压症是指这条静脉内的高血压

    门静脉高压症可能会导致肝脏液体渗漏进入腹腔(腹水)。也可能会将门静脉流出的血液转向其他静脉,导致这些静脉肿胀(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指静脉无力且容易出血,这可能是致命的。

  • 骨质疏松。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人可能会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医生可能建议每隔几年做骨密度检查来测试骨质疏松症。可能会开钙和维生素 D 补充剂来帮助预防骨量丢失。
  • 胆管癌。如果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则更容易患胆管癌或胆囊癌。
  • 结肠癌。患有炎性肠病相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人更容易患结肠癌。如果您已被诊断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医生可能建议检测炎性肠病,即使没有任何体征或症状,因为如果同时得这两种疾病,会增加结肠癌患病风险。

诊断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诊断通常是在检查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的。高达50%的患者在确诊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疾病的早期迹象可能会在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中显现出来。患有PSC的患者的胆管图像会显示出某些特有的特征。血液检查可能会显示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或某些表明胆管中有免疫反应的抗体。白细胞增多通常是肝脏感染的标志。

为了确认诊断,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具体的测试,例如:

  • 肝功能测试:这些血液检查会寻找特定肝酶的高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高可能表明是PSC。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这种检查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来生成胆道系统(包括肝脏、胆囊和胆管)的详细图像。这是PSC的一线影像学检查,因为这种方法无创且避免了辐射暴露。偶尔,它可能无法揭示早期或轻微的病例,这时您可能需要另一种类型的影像学检查。

用于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检查和手术包括:

  • 肝功能血液检测:通过血液检测来检查肝功能,包括肝酶的水平,可提供线索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 胆管的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获取肝脏和胆管图像,是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首选检测。
  • 胆管的X线检查:可能需要一种称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管X线检查来补充或替代MRI检查。由于存在并发症的风险,这种检查较少用于诊断。为了让胆管在X光片上清晰可见,医生会用一根软管通过咽喉,将染色剂注入小肠(此处胆管是空的)。尽管MRI结果并无异常,但如果体征和症状持续存在,那么将选择进行ERCP检测。如果您因为体内植入了金属而无法进行MRI,那么首选ERCP检测。
  • 肝活组织检查:肝活组织检查是一种取出肝脏组织样本以进行实验室检查的程序。医生将一根针穿透皮肤进入肝脏以提取组织样本。肝活组织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肝脏损伤程度。只有在创伤性更小的检查后仍无法确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时,才使用该检测。

治疗方法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可以减缓或阻止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展的治疗方法。然而,您可以直接治疗一些症状和并发症。例如,您的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瘙痒症)、维生素缺乏症以及感染。

瘙痒的治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常伴有瘙痒症状,治疗瘙痒的方法包括:

  • 胆汁酸螯合剂:能够结合胆汁酸(通常认为是肝病中引起瘙痒的物质)。
  • 抗生素:如利福平(Rifadin、Rimactane 等),用于抑制大脑对体循环中诱发瘙痒的化学物质作出反应。
  • 抗组胺药:虽然这些药物可能对轻度瘙痒有效,但它们可能会加重眼睛干涩和口腔干燥等症状。如果因骚扰而无法入睡,抗组胺药有助于改善睡眠。
  • 阿片类拮抗剂:如纳曲酮,可能通过作用于大脑来缓解瘙痒感。
  • 熊去氧胆酸(UDCA):这是一种天然的胆汁酸,可以帮助缓解由肝病引起的瘙痒症状。

感染的治疗

胆汁在狭窄或堵塞的管道中回流会导致频繁的细菌感染。为预防和治疗这类感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可能会反复服用抗生素或长期持续服用抗生素。在任何可能导致感染的手术(比如内镜手术或腹部手术)之前,也需要服用抗生素。

营养支持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使身体难以吸收一些维生素。即使饮食健康,也可能无法获得所需的所有营养。医生可能会建议通过服用片剂或手臂静脉注射补充维生素。如果疾病弱化骨骼,您还可以同时服用钙和维生素 D 补充剂。

胆管阻塞的治疗

胆管阻塞可能是由于疾病进展引起,但也可能是胆管癌的征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帮助确定病因,而胆管阻塞可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 球囊扩张术:通过内镜将一根尖端带有可充气球囊的细管(球囊导管)送入阻塞的胆管并充气以打开阻塞。
  • 支架置入术:在阻塞的胆管中放置一个小的塑料管(称为支架),以保持胆管畅通。

肝移植

肝移植是唯一已知可以治愈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方法。在肝移植过程中,外科医生会切除患病的肝脏,并将其替换为健康的供体肝脏。肝移植只适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或患有其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尽管罕见,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可能在肝移植后复发。

您的医生将监测您的肝脏损伤情况,以确定您何时应开始考虑进行肝脏移植。您需要满足某些资格条件才能被列入肝脏移植等待名单。总的来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重点在于管理并发症和监测肝损伤。

预后情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预期寿命是多少?

诊断后,平均预期寿命在10到20年之间。肝脏移植可以给你新的生命机会。然而,在15%到20%的情况下,PSC在肝脏移植后可能会复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新肝脏可能会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约为九个月。

另一个可能影响预期寿命的因素是癌症。如果癌症作为PSC的并发症发展,你可能不适合进行肝脏移植。在经过仔细选择的病例中,医生可能会首先尝试使用放疗或化疗来治疗癌症,然后再尝试进行肝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