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氯霉素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无

修改日期:无

氯霉素片说明书(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

以下患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氯霉素片
英文名称: Chloramphenicol Tablets
汉语拼音: lv mei su pian
处方药物
关注度 关注度   6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氯霉素,化学名称:D -苏式-( - )-N - [α -(羟基甲基)-β -羟基 -对硝基苯乙基]-2,2 -二氯乙酰胺。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微带黄绿色。

【适应症】

1. 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在成人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中,以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孕妇及小儿不宜用该药)。2. 耐氨苄西林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性脑膜炎、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本品可作为选用药物之一。3. 脑脓肿,尤其源性,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4. 严重厌氧菌感染,如脆弱拟杆菌所致感染,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以控制同时存在的需氧和厌氧菌感染。5. 无其他低毒性抗菌药可替代时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如由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属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败血症及肺部感染等,常与氨基糖苷类合用。6. 立克次体感染,可用于Q热、落基山斑点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的治疗。

【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日1.5 - 3g,分3 - 4次服用;小儿按体重一日25 - 50mg/kg,分3 - 4次服用;新生儿一日不超过25mg/kg,分4次服用。

【不良反应】

1. 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是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1) 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见于血药浓度超过25mg/L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贫血,并可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2) 与剂量无关的骨髓毒性反应:常表现为严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可有数周至数月的潜伏期,不易早期发现,其临床表现有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如瘀点瘀斑和鼻衄等,以及由粒细胞减少所致感染征象,如高热、咽痛、黄疸等。绝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于口服氯霉素后发生。2. 溶血性贫血,可发生在某些先天性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不足的患者。3. 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及其在肾脏排泄等过程,在新生儿的发育过程尚不完善,故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早产儿,易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发生中毒。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进行性苍白发绀、微循环障碍,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在早产儿或新生儿应用大剂量氯霉素(按体重一日超过25mg/kg)时,类似表现亦可发生在成人或较大儿童应用更大剂量(按体重一日约100mg/kg)时。及早停药,尚可完全恢复。4. 用本品长程治疗可诱发出血倾向,可能与骨髓抑制、肠道菌群减少致维生素K合成受阻、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有关。5. 周围神经炎和视神经炎,常在长程治疗时发生,及早停药,常可逆转。6. 消化道反应,可有腹泻、恶心、呕吐等。7. 过敏反应较少见,可表现为皮疹、日光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麻疹及剥脱性皮炎等。8. 二重感染,可致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的肺、胃肠道及尿路感染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由于可能发生不可逆性骨髓抑制,本品应避免重复疗程使用。2. 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使用本品,如必须使用时须减量应用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其峰浓度(Cmax)在25mg/L以下,谷浓度在5mg/L以下。如血药浓度超过此范围,可增加引起骨髓抑制的危险。3. 口服本品时应饮用足量水分,空腹服用,即于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4.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长程治疗者尚须查网织细胞计数,必要时做骨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但全血象检查不能预测通常在治疗完成后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5. 对诊断的干扰:采用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应用氯霉素患者可产生假阳性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 由于氯霉素可透过胎盘屏障,对早产儿和足月产新生儿均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发生“灰婴综合征”,因此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或分娩期不宜应用本品。2. 本品自乳汁中分泌,有引致哺乳婴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包括严重的骨髓抑制反应,因此本品不宜用于哺乳期妇女,必须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新生儿由于肝脏酶系统未发育成熟,肾脏排泄功能又差,药物自肾排泄较成人缓慢,故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早产儿易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灰婴综合征),故新生儿不宜应用本品。有指征必须应用本品时应在监测血药浓度条件下使用。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大多退化,功能减退,自身免疫功能亦降低,氯霉素可致严重不良反应,故老年患者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 抗癫痫药(乙内酰脲类)。由于氯霉素可抑制肝细胞微粒体酶的活性,导致此类药物的代谢降低,或氯霉素替代该类药物的血清蛋白结合部位,均可使药物的作用增强或毒性增加,故当与氯霉素同用时或在其后应用须调整此类药物的剂量。2. 与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同用时,由于蛋白结合部位被替代,可增强其降糖作用,因此需调整该类药物剂量。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的非离子结合特点,使其所受影响较其他口服降糖药为小,但同用时仍须谨慎。3. 长期口服含雌激素避孕药者,如同时服用氯霉素,可使避孕药的避孕作用和其他不良反应降低。4. 由于氯霉素可具有维生素B6拮抗剂的作用或使后者经肾排泄量增加,可导致贫血或周围神经炎的发生,因此维生素B6与本品同用时对防治某些不良反应可能有效。5. 氯霉素可拮抗维生素B12的造血作用,因此两者不宜同用。6. 与某些骨髓抑制药同用时,可增强骨髓抑制作用,如抗肿瘤药物、秋水仙碱、羟基保泰松、保泰松和青霉胺等,同时进行放射治疗时,亦可增强骨髓抑制作用,须调整骨髓抑制剂或放射治疗的剂量。7. 如在术前或术中应用,由于本品对肝酶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诱导麻醉药阿芬他尼的清除,延长其作用时间。8. 氯霉素可拮抗维生素B6,因而长期或大量应用本品时,患者可出现维生素B6缺乏。9. 与林可霉素类或红霉素类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可发生拮抗作用,因此不宜联合应用。

【药物过量】

本品无特异性拮抗药,药物过量时应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如洗胃、催吐、补液及大量饮水等。

【临床药理】

【临床试验】

【药理毒理】

氯霉素为酰胺醇类抗生素,通过脂溶性可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氨基酰 - tRNA与核糖核蛋白体结合,抑制肽链延长而影响蛋白质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氯霉素为广谱抑菌剂,对下列细菌具有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对本品敏感的细菌能在氯霉素作用下被抑制,而氯霉素不易透入细胞内,因此对细菌的作用较弱。氯霉素为脂溶性,作用机制为通过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并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使肽链增长受阻(可能由于抑制了转肽酶的作用),因此抑制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药代动力学】

氯霉素自胃肠道上部吸收,一次口服1.0g后2小时左右血药浓度可达到峰值(约13mg/L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0% - 60%。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脑脊液中的浓度较其他抗生素为高。氯霉素的溶解和吸收均与制剂的颗粒大小及晶型有关。肌内注射吸收较慢,血药浓度较低,仅为口服同剂量的50% - 70%,但维持时间较长。注射用氯霉素为琥珀酸钠盐,水中溶解度大,但水溶液不稳定,放置后易析出氯霉素。氯霉素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大部自尿中排出,其中约70%为无活性代谢物。 t1/2成人为1.5 - 4小时,儿童为2 - 5小时,新生儿为25小时。氯霉素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因胎儿肝脏内某些酶系统发育不完全,故其清除能力较差。氯霉素还能分泌至乳汁中,对哺乳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贮藏】

密封保存。

【包装】

铝塑泡罩包装,15片/板×2板/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药准字H23020566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3020566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黑龙江省依兰县通江路35号
邮政编码:154800
电话号码:0451 - 57433777
传真号码:无

关心氯霉素片的用户还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