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氨苄西林胶囊说明书

氨苄西林胶囊说明书(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氨苄西林胶囊
英文名称: Ampicillin Capsules
汉语拼音: Anbian Xilin Jiaonan
处方药物
关注度 关注度   1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活性成分氨苄西林0.1945g、丙磺舒 0.0555g。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列感染: 1.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 2.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孟肾炎、前列腺炎等; 3.消化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4.耳鼻喉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5.皮肤、软组织感染; 6.淋病。

【规格】

0.25g*20s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一次0.75g,一日3次。治疗淋病:一次口服4.5g(3.5g氨苄西林、丙磺舒1g)。

【不良反应】

1.本品不良反应与西林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 2.胃肠道反应如舌炎胃炎、恶心、呕吐、肠炎腹泻及轻度腹痛等也较多见。 3.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禁忌】

1.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2. 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急性发作、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3. 2岁以下小儿禁用。

【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服用本品。血液生化与血象异常患   者慎用。   2.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西林皮肤试验。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4.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   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无氨苄西林在孕妇应用的严格对照试验,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氨苄西林可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2岁以下小儿禁用。   【老年患者用药】 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用量应适当减少。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无氨苄西林在孕妇应用的严格对照试验,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氨苄西林可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老人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

2岁以下小儿禁用。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老年用药】

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用量应适当减少。

【药物相互作用】

1. 氨苄西林与卡那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 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3. 与别嘌醇合用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 4. 与氯霉素合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时,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两者单用时为高。 5. 丙磺舒可影响利福平和肝素的代谢,使后者的毒性增大。 6. 与甲氨蝶呤、磺胺药合用,丙磺舒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增大。 7. 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可使后者降糖效应增强。 8. 丙磺舒可抑制肾小管对西林、吲哚美辛、萘普生、氯苯砜的排出,两者合用会增高上述药物的血药浓度而加大毒性。 9. 与水杨酸盐和阿司匹林合用可抑制丙磺舒的作用。 10. 与利尿药、吡嗪酰胺合用可增加血尿酸浓度。 11. 与红霉素、四环素合用可发生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临床药理】

【药理毒理】本品对多种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有效,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西林与一些耐甲氧苯西林株)、肺炎球菌、粪链球菌以及其他链球菌属等;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布蓝汉卡他菌、埃希杆菌、克雷伯轩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厌氧菌包括脆弱杆菌。氨苄西林钠为本品中的杀菌成分,作用于细菌活性繁殖阶段,通过对细胞壁粘肽生物合成的抑制而起杀菌作用。丙磺舒为苯甲酸衍生物,它与氨苄西林竞争肾小管同一主动转运载体,抑制后者从肾小管排泄,提高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延长其血消除半衰期(t1/2?)。  【药代动力学】氨苄西林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尚好,吸收后分布良好,胆汁及尿中药物浓度较高,在有炎症的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积液和支气管分泌液中均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血消除半衰期(tl/2β)为1~1.5 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口服后24小时尿中的排出量占给药量的20%~60%,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丙磺舒经肝脏代谢,主要以单巯基尿苷酸化合物的形式排入尿中,作为代谢物仍保持其羧基的功能,85%~95%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丙磺舒可与氨苄西林竞争肾排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表明,口服本品可延缓氨苄西林排泄,显著延长氨苄西林的血消除半衰期,提高血药浓度30%~40%。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氨苄西林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尚好,吸收后分布良好,胆汁及尿中药物浓度较高,在有炎症的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积液和支气管分泌液中均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5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口服后24小时尿中的排出量占给药量的20%~60%,大部分以原形排出。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

0.25g*20s

【有效期】

3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3023583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工农路188号。
邮政编码:050051
电话号码:无
传真号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