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克拉屈滨注射液说明书

克拉屈滨注射液说明书(艾博定)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克拉屈滨注射液
商品名称: 艾博定
英文名称: Cladribine Injection
汉语拼音: Kelaqubin Zhusheye
处方药物
关注度 关注度   1

【成份】

克拉屈滨,化学名称为2-氯-6-氨基-9-(2-脱氧-β-D-赤型-呋喃戊糖基)嘌呤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可试用于经干扰素治疗失败后活动性的伴有临床意义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少板减少以及疾病相关症状的毛细胞白血病(HCL)治疗。

【规格】

10ml:克拉屈滨10mg与氯化钠90mg

【用法用量】

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推荐用量为每次0.09mg/kg/d,连续7天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1.常见副作用:发烧、头痛、头昏、恶心、腹泻。 2.其他副作用:骨髓抑制(嗜中性球减少)。

【禁忌】

对克拉屈滨过敏者;怀孕妇女忌用。

【注意事项】

如有发烧、恶心或腹泻的情况,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本品可致胚胎死亡或发生畸变。除在绝对需要的情况之外,不得将本品用于孕妇。建议育龄妇女避免怀孕。尚未确知本品是否可随乳汁分泌。因为许多药物都会经乳汁排泄,并且克拉屈滨存在潜在对胎儿的危害。哺乳期妇女如需使用本品,应停止哺乳。老人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

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充分确定。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老年用药】

因为临床研究中未包括足够的65岁以上人群,尚不能确定他们的反应是否与年青人不同。老年患者对本品的骨髓抑制和肾脏毒性等比较敏感,应谨慎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临床药理】

克拉屈滨的抑瘤活性与脱氧胞苷激酶和脱氧核苷酸激酶活性有关。它主要以被动转运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被脱氧胞苷激酶磷酸化,转化为克拉屈滨三磷酸,掺合到DNA分子中,妨碍DNA断裂后的修复作用,造成NAD和ATP的耗竭,破坏细胞代谢,影响细胞的DNA合成。因此本品对分化或静止期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有抑制DNA合成和修复的作用。

【药理毒理】

克拉屈滨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DNA合成和修复,对分裂期和休止期的淋巴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在动物研究中,在小鼠、大鼠和狗中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估,克拉屈滨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骨髓、胸腺、脾、淋巴结肠道。在所有动物种属中均观察到了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克拉屈滨还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在动物中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淋巴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抑制。另外,克拉屈滨在动物中还显示出潜在的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基于药品毒理研究的一般概述,具体使用应遵循医嘱并参考完整的药品说明书。

【药代动力学】

克拉屈滨注射液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剂量范围在0.3 - 2.5 mg/kg。 吸收:克拉屈滨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50%,但克拉屈滨注射液为静脉给药,不存在吸收过程。 分布:克拉屈滨在人体中的分布容积为19 - 28 L/kg。大约20%与血浆蛋白结合,可分布至白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浆中高约10倍。 代谢:克拉屈滨主要通过脱氧胞苷激酶在细胞内磷酸化,转化为其活性代谢产物5' - 三磷酸克拉屈滨。克拉屈滨及其代谢产物不经过肝脏代谢。 排泄:肾脏是克拉屈滨主要的排泄途径,约40% - 60%以原形从尿液排出,总体清除率为35 - 90 mL/min/kg,终末消除半衰期为5 - 25小时。肾功能不全可显著影响克拉屈滨的清除。

【贮藏】

密封保存。

【有效期】

暂定18个月

【执行标准】

YBH33322005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2240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无
邮政编码:无
电话号码:无
传真号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