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修改日期:2012年6月29日|2020年12月30日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人血白蛋白
处方药物
关注度 关注度   1

【成份】

本品系由健康人血浆制备而成,含蛋白质 200 g/L,主要成份为人血白蛋白,纯度为 96% 以上,含辛酸钠 0.140-0. 180mmol/g 蛋白质,钠离子浓度小于 160 mmol/L,钟离子浓度小于 2 mmol/L。不含抑菌剂和抗生素

【适应症】

  1. 治疗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
  2. 治疗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 治疗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 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
  5. 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 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及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规格】

20%,10 mL,2 g/瓶;20%,25 mL,5 g/瓶;20%,50 mL,10 g/瓶。

【用法用量】

使用方法: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
为防止大量注射使机体组织脱水,必要时可采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应不超过 1 mL/分钟(约为 30 滴/分钟),持续 15 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但滴注速度最快不得超过 2 mL/分钟(约为 60 滴/分钟)。
每个患者的最佳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其具体病情而定。
推荐的剂量与疗程:
1. 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可直接输注本品 5-20 g,隔 4-6 小时重复输注 1 次。
2.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可直接输注本品 10-20 g。同时合用利尿剂
3.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可每日输注本品 5-10 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4. 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检测患者血清蛋白浓度,视病人的白蛋白缺乏程度按需输注。一般成人每日剂量为 50-75 g,儿童为 25 g,但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量不超过 2 g。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按 1-3 g/kg 体重直接输注本品,于换血输液前半小时使用。
6. 心肺分流术、烧伤及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输入量和维持时间取决于临床体征,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

【禁忌】

  1. 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
  2. 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
  3. 严重贫血患者。

【注意事项】

  1. 本品只能静脉输注。
  2. 本品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或超过有效期时不得使用。
  3. 本品呈现浑浊、异物、絮状物或沉淀时不得使用。
  4. 本品一旦开启应立即一次性用完,未用完部分应废弃,不得留作下次使用或分给他人使用。
  5. 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6. 为防止血容量过载引起心衰,输注过程应严格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肺动脉楔压或中心静脉压
  7. 对于存在肾功不全或有肾功不全病史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利弊,酌情使用。
  8. 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临床药理】

  1. 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 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 g 白蛋白可保留 18 mL 水,每 5 g 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 100 mL 血浆或 200 mL 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 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 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4. 本品目前尚无诱变性、致性和生殖毒性方面的临床研究资料。但本品的临床应用经验末显示其基因突变、致畸、致癌作用。

【药代动力学】

肝细胞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但对白蛋白降解部位知之甚少。正常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速率为 100-200 mg/kg/d。调节白蛋白合成的因素是合成部位的渗透压。正常人白蛋白每天代谢率小于可交换白蛋白总量 4%。肝脏不能控制白蛋白的代谢。白蛋白的半衰期为 15-20 天。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上市许可持有人】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