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抗病毒治疗有望减缓1型糖尿病进展

近日,挪威研究人员发现,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T1D)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最新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T1D)儿童中,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维持胰岛素的产生,从而减缓疾病的进展。这项研究背后是由奥斯陆大学(UIO)的资深教授Knut Dahljørgensen和奥斯陆大学医院(OUS)的儿科和青少年医学部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之前的研究已揭示肠道病毒与T1D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抗病毒治疗对胰岛素产生的影响。

在最新的研究中,他们发现那些最近被诊断患有T1D的人在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一年后的胰岛素产生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药物的人。这表明抗病毒治疗可以减缓T1D的进展。Dahljørgensen教授表示:“通过我们以前的研究,我们知道我们研究的那些新诊断患者的胰腺中存在慢性肠道病毒感染。我们想看看病毒是否是发展1型糖尿病的触发因素,以及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解决病毒来减缓疾病的进展。我们已经证明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保持胰岛素的产生,这意味着有可能用药物治疗和减缓1型糖尿病,并可能最终预防这种疾病。”

这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96名6至15岁的儿童被随机分配接受口服普康那利(Piconavir)和利巴韦林(Ribavirin)或安慰剂的抗病毒治疗六个月。在诊断出1型糖尿病后不到三周开始,主要终点是12个月时的残余胰岛素产生。结果显示,与接受安慰剂的组相比,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组体内胰岛素产生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结果为寻找最佳的抗病毒药物单独使用或作为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提供了依据,旨在拯救胰岛素产生细胞。该研究支持低度持续性病毒感染是一种潜在的疾病机制,并且可以通过开发新疫苗来预防1型糖尿病。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病毒感染和1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毒感染并维持胰岛素的产生,我们可能能够为治疗和预防1型糖尿病开辟新的途径。

这项研究结果已在德国汉堡举行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发布,并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该研究不仅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未来开发新型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