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mlidy在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停药风险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针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旨在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炎症反应,Vemlidy(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一种口服片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代偿性肝病的成人和儿科患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Vemlidy的主要成分为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这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在体内转化为替诺福韦,发挥抗病毒作用。
Vemlidy每片含25毫克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相当于28毫克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盐),并含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乳糖一水合物、硬脂酸镁和微晶纤维素等非活性成分。此外,片剂表面还包有一层薄膜包衣,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铁黄、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滑石和二氧化钛。Vemlidy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代偿性肝病的成人和儿科患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然而,停用Vemlidy等抗乙型肝炎药物后可能会导致乙型肝炎急性加重,因此在停止治疗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至少几个月。若有必要,可能需要重新启动抗乙型肝炎治疗。
在使用Vemlidy前,医生应测试患者的HIV-1感染状态,因为该药物不适用于HIV-1感染患者。此外,在开始Vemlidy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应评估患者的血清肌酐、估计的肌酐清除率、尿糖和尿蛋白水平,确保安全用药。对于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成人和儿科患者,无需调整Vemlidy的剂量,但对于未接受慢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建议使用Vemlidy。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失代偿性肝损害患者不宜使用该药物。
总之,Vemlidy是一种高效且广泛使用的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但停药后的肝功能监测和潜在的治疗重启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正确使用和管理Vemlidy能够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