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巴氯芬: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痉挛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巴氯芬是一种有效的肌肉松弛剂和抗痉挛药,化学名为4-氨基-3-(4-氯苯基)丁酸,分子量为213.66。它是一种白色至灰白色的结晶粉末,微溶于水,极微溶于甲醇,不溶于氯仿。巴氯芬片剂每片含有10毫克或20毫克,还包含胶体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马铃薯淀粉和聚维酮等非活性成分。巴氯芬片剂主要用于缓解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痉挛,特别是屈肌痉挛和伴随的疼痛、阵挛和肌肉僵硬。此外,巴氯芬可能对脊髓损伤和其他脊髓疾病患者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风湿性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无效。

最佳剂量需要个体化滴定。初始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最佳效果(通常为每天40-80毫克)。剂量滴定时间表如下:首先每天服用5毫克,每天3次,连续服用3天;接着每天服用10毫克,每天3次,连续服用3天;然后每天服用15毫克,每天3次,连续服用3天;最后每天服用20毫克,每天3次,连续服用3天。在此之后,可能需要进一步增加剂量,但每日总剂量不应超过每日最高80毫克(每天4次20毫克)。建议根据最佳效果确定最低剂量,并在合理的试用期后如果疗效不明显,患者应缓慢停药。

使用巴氯芬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婴儿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硬或癫痫发作;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建议在服用期间避免饮酒,驾驶或危险活动;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患卵巢囊肿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量服用可能出现嗜睡、头晕、呼吸问题、肌肉无力等症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

巴氯芬不适用于治疗中风、脑瘫和帕金森氏病等疾病。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嗜睡、头晕、虚弱或疲劳、荨麻疹、呼吸困难、脸部肿胀、情绪变化、混乱、幻觉、肌肉无力等。如果突然停止使用巴氯芬,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剂量。总之,巴氯芬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