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抗精神病药物在有效性上无显著差异帕潘立酮棕榈酸酯与癸酸氟哌啶醇的比较研究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成人来说,使用更新、更昂贵的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棕榈酸酯与较旧的抗精神病药物癸酸氟哌啶醇在有效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长效可注射抗精神病药物被用来减少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人对药物治疗的不依从性和复发。然而,之前尚未对第二代和较旧的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注射剂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估。
在这项研究中,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约瑟夫·p·mcevoy医生及其同事随机分配了311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患者,使其每月接受癸酸氟哌啶醇或棕榈酸帕利哌酮的长效注射治疗,持续24个月。研究人员以疗效失败率作为衡量标准,疗效失败率被定义为精神病住院治疗、需要稳定危机、门诊就诊频率大幅增加、在开始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后8周内不能停用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或临床医生因治疗效果不足而停止分配长效注射剂。
研究结果显示,帕潘立酮棕榈酸酯组(49人[33. 8%])和癸酸氟哌啶醇组(47人[32. 4%])的疗效失败率没有显著差异。而导致疗效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精神病住院和临床医生认为治疗效果不足而中止研究药物。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结果并不排除帕潘立酮棕榈酸酯在临床上具有优势的可能性。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棕榈酸帕利哌酮的参与者体重逐渐增加,而服用癸酸氟哌啶醇的参与者体重减轻。棕榈酸帕利哌酮的治疗与血清催乳素(一种激素)的增加有关,而癸酸氟哌啶醇与更多的静坐不能(一种运动障碍)有关。总结来说,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一致,以往的研究未发现较新与较旧的抗精神病药物在有效性上有明显差异。
在选择药物时,应该基于预期的不良反应而不是疗效。纽约大学医学院的donald c.
goff医生在社论中写道,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是如此,除了氯氮平,氯氮平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有出色的疗效,但其使用受到限制,因为其更严重的不良反应。他还提到,虽然患者可能会尝试多种药物以确定最佳药物,但如果停药后仍出现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或不自主运动),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还需要对长期使用更广泛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不良反应的相对风险,并确定允许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法的生物标志物。
- 名 称:
- Haloperidol
- 全部名称:
- 氟哌啶醇、Haldol、haloperidol (oral)、氟哌啶醇(口服)
- 上市状态:
- 规格:
- 口服液(2毫克/毫升),口服片剂(0.5毫克;1毫克;10毫克;2毫克;20毫克;5毫克)
- 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疾病与控制运动抽动的选择 2024-11-13
- 氟哌啶醇与环丙沙星联用的心律不齐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4-11-13
- 氟哌啶醇和左氟沙星联合使用心律不齐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2024-11-13
- “氟哌啶醇癸酸酯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相关精神病的风险与挑战” 2024-11-13
- “氟哌啶醇注射液在老年痴呆症相关精神病患者中的使用风险” 2024-11-13
- 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包装和成分详解 2024-11-13
- 多巴胺(Haloperidol)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