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嗪详细介绍、用途、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异丙嗪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在医疗领域广泛使用,以下是关于异丙嗪的详细介绍:
一、异丙嗪的基本信息
异丙嗪,化学式为c17h20n2s,是一种抗组胺药,属于吩噻嗪类。它通过阻断过敏反应期间身体产生的某种天然物质(组胺)起作用。除了抗组胺作用外,异丙嗪还具有镇静、止吐、抗晕动、抗运动病等多种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其他天然物质(如乙酰胆碱)并直接作用于大脑的某些部位而实现的。
二、异丙嗪的用途
异丙嗪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与某些情况(如晕动病或手术前/后)相关的恶心和呕吐,也可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和流鼻涕。它还可以帮助您在手术前后感到困倦/放松,或帮助某些麻醉性止痛药(如哌替啶)更好地工作。
三、异丙嗪的剂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异丙嗪的剂量因剂型和用途而异。一般来说,成人口服或直肠给药的剂量为12. 525mg,栓剂为12. 550mg,注射溶液为2550mg/ml。对于儿童,应根据体重和年龄来决定剂量。例如,2岁以上的儿童可根据需要每46小时口服或直肠给予12. 525mg,最多不超过25mg。对于术后镇静和肌肉松弛的作用,通常给予12. 525mg的剂量。
在使用异丙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时间。
2. 过敏体质者应先进行药物过敏测试,避免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3.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5. 儿童在使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异丙嗪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异丙嗪的副作用包括镇静、迷失方向、视力模糊、幻觉、肌肉痉挛、紧张状态、欣快感、锥体外系症状(震颤、抽搐、肌肉强直)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心率快或慢、光敏性梗阻性黄疸、口干、皮肤肿胀(血管神经性水肿)、非自愿运动(迟发性运动障碍)、蜂巢血管神经性水肿、阳痿、尿潴留等症状。
罕见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
在使用异丙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如出现严重副作用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2.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4. 儿童在使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异丙嗪的药物相互作用
异丙嗪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与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合用时可能会增加镇静作用;与麻醉性止痛药(如哌替啶)合用时可能会增加锥体外系症状的风险;与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可能会增加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效应;与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合用时可能会增加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异丙嗪时,如需与其他药物合用,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 异丙嗪与磷酸可待因在6岁以下儿童中禁用,存在呼吸抑制和死亡风险 2024-11-14
- 异丙嗪和右美沙芬处方信息 2024-11-12
- 异丙嗪Dm处方信息 2024-11-12
- 哌替啶和异丙嗪胶囊处方信息 2024-11-12
- 异丙嗪和可待因(口服途径) 2024-11-12
- 去氧肾上腺素和异丙嗪(异丙嗪Vc) 2024-11-12
- 普米嗪(Promethazine)在体内停留多久?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