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危险因素滴眼液使用的安全性警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危险因素
在最近一期《美国小儿眼科和斜视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病例报告中,描述了一名27周大的婴儿在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后的心肺骤停。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滴眼液使用安全性的关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儿童视力受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和失明。每年,美国约有28,000名体重2. 75磅或以下的早产儿受到影响,其中约400600人会因rop而失明。为了检查rop相关的变化,医生通常会将滴眼液用于扩张瞳孔(散瞳)以及暂时麻痹眼部肌肉(睫状肌麻痹)。
在这个报告的病例中,一名27周大的低出生体重婴儿在矫正胎龄41周时接受了rop筛查。该患者以前曾接受过几次此类检查,从30周开始校正胎龄,此后每2周进行一次。对于所有这些检查,婴儿接受了三套(每眼一滴)的环戊酸盐/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然而,在最后一次滴眼液给药后15分钟,婴儿在接受眼部检查之前遭受了心肺骤停,幸运的是几分钟内恢复了生命。送往医院后,她再次经历了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和心动过缓(心律缓慢),并被发现患有新发的肺动脉高压。这些严重事件很可能归因于对环戊酸盐的不良反应。
小儿眼科医生应该认识到用于散瞳和睫状肌麻痹的滴眼液可以被全身吸收并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氧减饱和、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短暂性高血压、胃排空延迟和短暂性麻痹性肠梗阻。由于婴儿的体重较低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不成熟,这些影响可能会更严重。
在门诊病人中发现rop的早产儿,仅滴入滴眼液就可能发生心肺骤停。儿科眼科医生应该准备好在办公室处理这种紧急情况。这可能在门诊办公室特别危险,因为病人监护和紧急备份不像医院那样容易获得。因此,小儿眼科医生应配备个人或立即可用的辅助服务来处理此类紧急情况。对于这个孩子,随后用1%托吡卡胺和2. 5%去氧肾上腺素进行了扩张rop检查,没有发生事故。然而,其他抗胆碱能药物如托吡卡胺可能有类似的副作用。因此,对于使用这些药物,医生需要谨慎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这个病例报告强调了在rop筛查过程中使用滴眼液的风险。医生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并随时准备处理任何紧急情况。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更安全的药物或方法用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