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理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
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 ADP血小板受体的噻吩并吡啶类抑制剂,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系统转化为活性代谢物,从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化学上,硫酸氢氯吡格雷为甲基(+)-(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盐(1:1),其经验式为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为419.9。该物质在中性pH条件下几乎不溶于水,但在pH 1时则容易溶解。此外,硫酸氢氯吡格雷在甲醇中自由溶解,微溶于二氯甲烷,几乎不溶于乙醚,其特定旋光度约为+56°。
Plavix有两种剂型:一种是粉红色、圆形、双凸、凹陷的薄膜包衣片剂,含97.875毫克硫酸氢氯吡格雷,相当于75毫克氯吡格雷碱;另一种是粉红色、长方形、凹陷的薄膜包衣片剂,含391.5毫克硫酸氢氯吡格雷,相当于300毫克氯吡格雷碱。每片含有的非活性成分包括氢化蓖麻油、羟丙基纤维素、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聚乙二醇6000。粉红色薄膜涂层则由氧化铁、羟丙甲纤维素2910、乳糖一水合物、二氧化钛和三醋精组成,片剂表面经过巴西棕榈蜡抛光处理。
Plavix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特别是那些患有非ST段抬高ACS(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Plavix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尤其在需要药物治疗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情况下。同样,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Plavix也能有效减少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Plavix的作用依赖于其通过CYP系统尤其是CYP2C19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因此,对于携带CYP2C19基因两个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即所谓的“CYP2C19不良代谢者”)的患者,Plavix的抗血小板效果会受到削弱。鉴于此,医生应考虑对疑似CYP2C19代谢不良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可能选择其他血小板P2Y12抑制剂作为替代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Plavix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其疗效受个体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综合评估患者的CYP2C19基因状态,以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 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理特性、适应症及管理指南 2024-11-15
- Lecanemab与氯吡格雷联用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 2024-11-15
-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2024-11-14
- 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药物描述、警告、有效性、适应症、剂量和管理 2024-11-14
- 西洛他唑(Pletal)药物特性、适应症、剂量及供应信息 2024-11-14
- 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使用警告CYP2C19基因缺失患者影响 2024-11-13
- 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化学特性与适应症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