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索坦与别嘌呤醇在痛风患者中的心血管风险比较
痛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炎类型,由尿酸晶体沉积引发,导致剧烈的关节疼痛。尿酸水平升高不仅影响关节健康,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如高血压、心绞痛及心脏病发作。因此,控制尿酸水平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措施之一。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外,部分痛风患者还需依赖药物干预,其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呤醇和非布索坦被广泛使用。一项关于痛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大型研究揭示了非布索坦与别嘌呤醇之间的显著区别。研究发现,与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相比,服用非布索坦的患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死亡风险。然而,在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非致命性中风、紧急手术治疗心绞痛和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等方面,两者表现相似。这一发现由UConn医学院的威廉·B·怀特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并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7届年度科学会议上首次公布。怀特强调,非布索坦的死亡率发现“完全出乎意料”,但未发现与年龄、性别、种族或民族、心血管疾病史或痛风持续时间或严重程度相关联的证据。
别嘌呤醇自1966年起即被批准用于降低尿酸水平,而非布索坦则于2009年获得批准。尽管非布索坦的研发初衷是提供一种更为安全的痛风治疗方案,但最新研究显示,在非致命心血管事件方面略高于别嘌呤醇。基于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进行一项重大长期心血管事件研究作为非布索坦获批的前提条件。这项历时七年的CAReS试验始于2010年,覆盖北美320个研究中心,纳入超过6000名痛风患者,这些患者均伴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非布索坦仅适用于对别嘌呤醇反应不佳、无法耐受或不适合使用别嘌呤醇的患者。该药作为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适用于成年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长期管理,但不适用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0毫克或80毫克,初始剂量为40毫克,若两周后血清尿酸水平仍高于6毫克/分升,则调整至80毫克。对于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剂量限制为每日40毫克。在使用非布索坦时,需警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痛风发作、肝脏损伤及严重的皮肤反应。据统计,接受非布索坦治疗的患者中,超过1%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在开具非布索坦处方时,医生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非布索坦片剂:心血管风险下的痛风治疗选择 2024-11-15
- 非布索坦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详细介绍 2024-11-14
- 非布索坦痛风患者的长期尿酸管理 2024-11-14
- 使用Febuxostattablets需谨慎注意事项和风险 2024-11-14
- 非布索坦片剂成分、外观、特性及包装详解 2024-11-14
- 痛风治疗新选择Febuxostat片剂的适应症、用法及注意事项 2024-11-14
- Uloric注射液痛风患者的理想治疗选择 2024-11-14
- 非布索坦(Febuxostat)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