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与注意事项

盒装警告:胎儿毒性

当检测到怀孕时,应尽快停用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会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和死亡。详见警告:胎儿毒性。

描述

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联合使用了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型)拮抗剂和利尿剂氢氯噻嗪。坎地沙坦酯是一种非肽化合物,化学上被描述为(±)-1-羟乙基2-乙氧基-1-[对-(o-1H-四唑-5-基苯基)苄基]-7-苯并咪唑羧酸酯,碳酸环己酯(酯)。其分子量为610.67,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其化学式为C7H8ClN3O4S2,分子量为297.72,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剂可用于口服,有16 mg或32 mg坎地沙坦酯和12.5 mg或25 mg氢氯噻嗪的不同组合,分别为16 mg/12.5 mg,32 mg/12.5 mg或32 mg/25 mg。

临床药理学

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II是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激肽酶II)催化的反应中由血管紧张素I形成的。血管紧张素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主要升压剂,其作用包括血管收缩,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心脏刺激和钠的肾脏重吸收。坎地沙坦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平滑肌和肾上腺等许多组织中AT1受体的结合来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作用。因此,它的作用与血管紧张素II的合成途径无关。坎地沙坦酯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型)拮抗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坎地沙坦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且不受食物影响。在体内,坎地沙坦酯可在酯键处发生水解,形成非手性活性药物坎地沙坦。

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管的电解质重吸收机制来增加钠和氯化物的排泄,从而间接减少血浆体积、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分泌。同时,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也会导致钾流失和血清钾降低。由于肾素-醛固酮连接由血管紧张素II介导,因此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共同使用时,氢氯噻嗪的上述作用有助于逆转与利尿剂相关的钾损失。

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的临床药理学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的结合和影响肾小管的电解质重吸收机制。药代动力学方面,坎地沙坦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且不受食物影响,可在体内水解为非手性活性药物坎地沙坦。而氢氯噻嗪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管的电解质重吸收机制来发挥利尿作用,并可导致钾流失和血清钾降低。

在临床应用中,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怀孕期间使用此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和死亡,因此需要在使用前确认未怀孕。此外,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导致低血钾和低血钠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总之,坎地沙坦酯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型)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的结合来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从而降低血压。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管的电解质重吸收机制来发挥利尿作用。坎地沙坦酯和氢氯噻嗪片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但需要注意怀孕期间的使用禁忌以及关注患者的电解质水平。

名 称:
Candesartan
全部名称:
阿替卡兰、坎地沙坦、Atacand、candesartan
上市状态:
规格:
口服片剂 (16毫克; 32毫克; 4毫克; 8毫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