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他莫昔芬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在“三早”理念(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指导下,钼靶X线乳房摄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使得早期乳腺癌病例的比例逐渐增加。此外,超声、CT和MRI等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乳腺影像学筛查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空心针穿刺活检及细胞学病理检查则为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能否在缩小手术范围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获得良好的预后?随着对乳腺癌本质的深入理解,全身性疾病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1985年,NSABP-B04研究的十年随访结果显示,无论是腋窝淋巴结阴性还是阳性的患者,单纯乳房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放疗与乳腺癌根治术相比,其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并无显著差异。随后,NSABP-B06、Millan I、NCI、EORTC以及IGR等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保乳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NSABP-B11等研究证明,含有蒽环类药物的CAF、AC方案比CMF方案更为优越,从而肯定了蒽环类药物在辅助化疗中的重要地位。1988年,NSABP-B18试验纳入了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了术前接受四周期AC方案化疗与术后接受四周期AC方案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在DFS和OS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推动了新辅助化疗的发展,朝着实现个性化治疗的目标迈进了一步。随着化疗的普及,相应的支持治疗也随之发展。例如,八十年代中期引入的昂丹司琼等止吐药和止痛药,以及八十年代末期使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G/GM-CSF等支持疗法,都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自七十年代晚期乳腺癌治疗中首次取得成功以来,他莫昔芬在八十年代继续展现出积极的效果。1984年,Wiegele J发现他莫昔芬能够显著提升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1985年,克里斯蒂医院的研究表明,他莫昔芬术后辅助治疗能显著延长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并减少远处转移的风险。同年9月,在马里兰召开的NIH共识发展会议上,他莫昔芬被推荐用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内分泌治疗不仅限于他莫昔芬,早在1983年,Powles TJ就报道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转移性乳腺癌特别是骨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内分泌治疗作为靶向治疗的先驱,开启了乳腺癌分类治疗的新时代。

Tamoxifen、他莫昔芬、Nolvadex、枸橼酸他莫昔芬
名 称:
Nolvadex
全部名称:
Tamoxifen、他莫昔芬、Nolvadex、枸橼酸他莫昔芬
上市状态:
批准上市 批准上市
生产药企: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规格:
20mg*30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