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发肝损伤的新发现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中毒是肝衰竭常见原因之一,但引起肝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期,德国多特蒙德莱布尼茨工作环境和人为因素研究中心(ifado)在《肝病杂志》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揭示出胆汁酸循环对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肝脏损伤的影响,这一发现对于未来的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发的肝功能衰竭通常与胆汁酸水平升高有关。为了深入了解胆汁酸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活体显微镜和特殊成像技术,对小鼠进行了实验。博士ahmed ghallab及其研究小组发现,胆汁酸并非直接从肝脏流出,而是通过回路反复注入肝脏。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他们将其称为“徒劳的胆汁酸循环”。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破坏胆汁和血液之间的屏障,导致胆汁酸泄漏到血液中并通过循环系统再次进入肝细胞。这种循环导致肝细胞内的胆汁酸浓度上升,并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
进一步的实验观察显示,中断肝细胞中的胆汁酸循环可以显著减少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伤。因此,阻止胆汁酸的运输可能成为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的一种治疗选择。
目前,只有一种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被批准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治疗,且仅在过量服用后的八小时内有效。然而,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中毒引发的肝损伤与胆汁酸循环密切相关。中断肝细胞内胆汁酸的循环可以减少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伤。此发现为未来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治疗仍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改善其治疗效果。
- 名 称:
- Paracetamol
- 全部名称:
- 潘洛斯,开普乐,泰诺,安瑞克、paracetamol、Panadol, Calpol, Tylenol, Alvedon、对乙酰氨基酚
- 上市状态:
- 规格:
- 泡腾片,静脉注射(输液),口崩片,口服胶囊,口服粉剂,口服混悬液,栓剂
相关文章
- 对乙酰氨基酚胶囊和片剂 2024-11-12
- 对乙酰氨基酚关节炎疼痛 2024-11-12
- 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 2024-11-12
- 对乙酰氨基酚悬浮液滴剂 2024-11-12
- 阿那丁对乙酰氨基酚副作用 2024-11-12
- 阿马多对乙酰氨基酚副作用 2024-11-12
-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后肝细胞对胆汁酸的摄取中断可减轻肝损伤 2024-11-12
- 新的预测模型可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相关肝衰竭后患者的生存率 2024-11-12
- 临床试验Paracetamol 2024-11-12
- 胆汁酸循环的中断带来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肝损伤的改善 2024-11-12
- 欧洲国家中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的巨大但无法解释的变化 2024-11-12
- 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去氧肾上腺素液 2024-11-12
- 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和伪麻黄碱液体 2024-11-12
-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建议 2024-11-12
- 可以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抗生素吗? 2024-11-07
- 体温达到多少度被认为是发烧(fever)? 2024-11-06
- 【文章已同步至181677 2024-09-25
- 【文章已同步至4810】【文章已同步至12518】对乙酰氨基酚8小时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