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胍类
- 英文名:
- Biguanides
简介
什么是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一种口服糖尿病药物。它们通过降低血糖(糖)水平来帮助管理糖尿病——主要是 2 型糖尿病。
医生也会为其他情况开具它们。
二甲双胍是唯一的双胍类药物吗?
是的,在大多数国家,二甲双胍是唯一可用的双胍类药物。其品牌名称包括:
- 格华止®。
- 格华止 XR®。
- 格华止缓释片®。
- 福美达®。
- 瑞罗美®。
双胍类药物治疗或管理哪些疾病?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 1994 年批准二甲双胍(唯一的双胍类药物)用于 2 型糖尿病(T2D)的管理。从那时起,二甲双胍已成为最广泛处方的口服糖尿病药物和 2 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医生有时会为其他情况开具双胍类药物。这是该药物的标签外或非 FDA 批准的使用。二甲双胍的非 FDA 批准使用包括:
-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
- 前驱糖尿病的管理。
- 1 型糖尿病的管理。
-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的管理。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和预防。
研究人员也在研究双胍类药物的抗癌作用。研究表明,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显著降低。
双胍类药物有多常见?
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物。2020 年,美国大约有 9200 万张二甲双胍的处方。
详细信息
二甲双胍是如何起作用的?
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来降低血糖水平。它们还通过使骨骼肌组织对胰岛素更敏感,从而使其能够吸收葡萄糖以获取能量,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这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了胰岛素抵抗。这些身体变化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二甲双胍降低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促黄体生成素和雄激素水平。这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经期)。
我需要服用二甲双胍多长时间?
糖尿病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除外),因此您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重要的是要记住,糖尿病管理涉及多种策略,包括定期运动和饮食计划。虽然二甲双胍有效,但仅靠它不能治疗糖尿病。
您的医生将能够为您提供更多关于您将服用二甲双胍的时间以及最佳控制糖尿病的其他策略的信息。
何时求医
我应该何时联系我的医生?
当你服用二甲双胍时,你应该定期与你的医生预约,以评估它的效果如何。
否则,在以下情况下与你的医生交谈:
- 如果你出现了令人烦恼的副作用。
- 如果它不能有效地控制你的病情(如糖尿病或多囊卵巢综合征)。
- 如果你正在考虑停止用药。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类经过充分研究的口服糖尿病药物。事实证明,它们在控制 2 型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方面通常是安全有效的。如果你对服用二甲双胍有任何疑问,请毫不犹豫地询问你的医生。他们随时可以帮助你。
作用和风险
二甲双胍的潜在益处是什么?
二甲双胍是有效的。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美formin)可使其 A1C 水平降低约 1%。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预防或延缓高危人群 2 型糖尿病的发展方面也有效。一项研究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分别将从前期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的进展降低了 58%和 31%。
研究还表明,二甲双胍可能会降低您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是什么?
二甲双胍(美formin)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多达 30%服用该药物的人会受到影响。
不太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二甲双胍的风险或并发症是什么?
二甲双胍(美formin)通常是安全的,但服用它们可能会导致某些并发症,包括:
- 维生素 B12 缺乏。
- 乳酸性酸中毒。
- 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 B12 缺乏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您的维生素 B12 水平降低。在您服用药物期间,医生可能会监测您的水平,特别是如果您有贫血或周围神经病变。您的提供者可能会建议补充维生素 B12。
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有乳酸性酸中毒的黑框警告。这是一种罕见的、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每 30,000 名服用二甲双胍的人中就有 1 人受到影响。在您服用药物期间,您的提供者将监测您的肾功能水平。如果您的肾功能有任何明显变化,他们会告诉您停止服用。
乳酸性酸中毒发生在乳酸在体内积聚时,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因素包括:
乳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包括:
如果您有这些症状,请尽快拨打 120(或当地紧急服务号码)或前往最近的急诊部门。
虽然这种并发症很少见,但如果乳酸性酸中毒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在开始任何新药物之前,请确保告诉您的医生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OTC)和补充剂。
在服用某些药物的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增加您患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除了二甲双胍外,服用某些药物还会增加您出现低血糖(低血糖症)的风险。它们包括:
- 雄激素。
- α-硫辛酸。
- 水杨酸盐。
-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 喹诺酮类。
- 普罗硫脲。
- 培维索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