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quis:对抗静脉血栓和房颤的强力盾牌
预防静脉血栓和房颤的有效工具
eliquis (阿哌沙班) 是一种用于预防成人静脉血栓栓塞(静脉血栓)的药物。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以及用于成人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预防中风和房颤等问题方面,eliquis 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 eliquis 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效果。
eliquis 简介
eliquis 是一种口服药物,其主要成分阿哌沙班是一种“xa因子抑制剂”,能够阻止血液中凝血酶的生成。凝血酶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酶,通过抑制其生成,eliquis 能够降低血液中凝血酶的水平,从而减少在动脉和静脉中形成血栓的风险。
eliquis 的用途
1. 预防静脉血栓: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面临较高的静脉血栓风险。eliquis 可有效预防此类血栓,降低患者因静脉血栓导致的凝血事件或死亡的可能性。一项涉及 8,464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与依诺肝素相比,eliquis 更具有效性。
2.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常发生在腿部,而肺栓塞则是血液中的血栓进入肺部。这两种情况非常危险,可能导致致命后果。eliquis 能有效治疗这两种状况,并防止它们再次发生。一项涉及 5,395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表明,与依诺肝素和华法林相比,eliquis 显示出更高的有效性。
3. 预防中风和房颤:房颤患者形成血栓的风险较高,这些血栓可能到达大脑引发中风。eliquis 可以显著降低这种风险。一项涉及 18,201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华法林相比,eliquis 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
eliquis 的使用方法
eliquis 必须凭处方使用,并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该药通常以片剂形式出现,提供 2.5 毫克和 5 毫克两种剂量。对于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患者,应在手术后 24 小时内开始服用 eliquis。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 2.5 毫克,一般需连续使用超过一个月(32 至 38 天),或膝关节置换术后 10 至 14 天。对于有中风或血栓风险的房颤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 5 毫克。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治疗,建议在第一周每日两次,每次 10 毫克,随后改为每日两次,每次 5 毫克,至少使用三个月。为了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复发,建议每日两次,每次 2.5 毫克。
eliquis 的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eliquis 在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以及预防中风和房颤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一项涉及 8,464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与依诺肝素相比,eliquis 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凝血事件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另一项涉及 5,395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与依诺肝素和华法林相比,eliquis 能显著降低患者腿部或肺部静脉血栓形成或因此而死亡的风险。此外,一项涉及 18,201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华法林相比,eliquis 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中风或凝血事件的风险。